圣人神化的背后:由天而生?
時間: 2012-07-06 09:45 來源:《中華歷史的大隱私》 劉達臨 胡宏霞 點擊:
原文標題:圣人皆無父:每個朝代的先祖都是誰生的
一、踩了巨人的足跡能懷孕嗎
在《史記·周本紀》中記載了周朝后稷的母親姜是如何生下了后稷。她有一次到野外去,看到地上有一個巨人的足印,心里很喜歡,就踩上去了,結果身體產生很強烈的感覺像是懷孕了,到了時候就生了后稷。后稷是歷史上一個很有名的人,他擅長耕種植物,在堯舜時期做過農官,后人把他奉為農神。
這個故事流傳很廣。從歷史記載來看,幾乎每一個朝代、每一個民族的始祖的誕生,都有一個非性交而生的離奇故事。例如,中國古代杰出的哲學家老子,據說是一顆流星自天而降,使他的母親懷孕而生下他的。秦始祖之生,也是他的母親吞食了“玄鳥之卵”的結果:“秦之先,帝顓頊之苗裔曰女,女織,玄鳥隕卵,女吞之,生子大業!鼻迨返浼杏涊d了清王朝愛新覺羅氏始祖庫里雍順的誕生:天女佛庫倫曾在長白山下的池中洗澡,吃了神鵲銜來的米果,就懷孕而生下了他。甚至宗教上也有許多這樣的傳說,例如圣母瑪麗亞是處女而生子,釋迦牟尼之母夢白象入懷而成胎,等等。
以上這些當然是神話。這種“圣人皆無父,感天而生”的神話有兩個意義:一是說明這些大人物是天賜予的,是不同凡響的,從而給他們戴上了一個神圣而神秘的光環。二是他們很可能是群婚雜交的產物,知母而不知父?梢苑治鲆幌,簡狄、姜等人都是在祀高時受孕的,高即高母,是原始時代被人尊崇的主管男女、生殖之神。她又名“郊”,因為她的祠廟建在郊野。每年有一個“祀高”的節日,青年男女在祭祀神以后,就可以在郊野進行野合。簡狄、姜等人都是在“祀高”之后受孕,那么就很可能是在這個放蕩的節日里所做的風流事的結果。當時,這類事可能并不是什么問題,但后人恥之,認為這些“圣人”、始祖竟是“雜交”、“野合”的產物,連父親都不知道是誰,實在難聽,于是就編出那套“感天而生”的神話了。這可以說是一種世界性的現象,正如摩爾根在研究希臘人和拉丁人由母系轉向父系時所說:“他們保留了氏族始祖的母親的名字,并認為始祖是由他的母親同某位神交合而生的!
二、古人為什么會群婚雜交
古人為什么會群婚雜交,這難道是他們道德敗壞、作風淫亂嗎?
其實,這沒有什么可奇怪的,人類的誕生已經有三四百萬年了,可是婚姻制度的建立至多只有四五千年,在人類歷史上,男女的性關系有90%以上的時間都是處于群婚雜交狀態的。這是世界各民族存在的一種普遍狀態。
群婚雜交也有不同的形態,最原始的群婚雜交表現在父母輩和子女輩都可以性交。中國古代的《呂氏春秋》上說:“昔太古常無君矣,其民聚生群處,知母不知父,無親戚兄弟夫婦男女之別與上下長幼之道!薄读凶印飞险f:“男女雜游,不媒不聘!闭f的都是遠古時代群婚雜交的情況。
傳說中的中華民族的祖先,既是兄妹,也是夫妻,古代留傳下來的一些“伏羲、女媧交尾圖”,“交尾”就象征著他們有性交關系。這是不是“亂倫”、“道德敗壞”呢?不能這么看,不能以今人的眼光去看待古人,因為那時還沒有什么“倫”,還沒有現代的道德標準。道德、規矩都屬于上層建筑,而上層建筑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,歸根結底是由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的。在原始社會,生產力十分低下,個人或少數幾個人根本沒有力量抵御野獸的襲擊和大自然的災害,所以只能以群落為單位生活在洞穴里,這就是《呂氏春秋》中所說的“聚生群處”。在群居的情況下,群交就是必然的了。
群婚雜交這種混亂的性交關系當然對人類自身的健康發展、對社會的和諧穩定很不利。人類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,逐漸認識到“近親通婚,其生不繁”這個自然發展規律,又逐漸認識到了如果在性的問題上沒有規矩、沒有限制,就會常常在群體內部引發沖突。群婚雜交的弊端越來越為人們所認識。
注:本站上發表的所有內容,均為原作者的觀點,不代表浩學歷史網的立場,也不代表浩學歷史網的價值判斷。